顯示包含「TPM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TPM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更換 TPMS 無線發射器

最近左邊前後輪的 TPMS 讀數初時延遲顯示,後期更沒有顯示,跟 "目擊者" 查詢後,估計應是輪胎內的無線發射器電池壽命終結而導致停止發射訊號,自 2010 年安裝 "TPMS" 後,距今已接近 5 年,損耗品總有更換的時限,該是時候更換了。

左邊前後輪沒顯示 TPMS 讀數

今天到目擊者店更換新的胎壓無線發射器,新款發射器針對電池壽命改良了發射頻率,輪胎於靜止時發射器會由每 30 秒發射一次訊號改為每 60 秒一次,已達至可延長電池的壽命。

新改良胎壓發射器

輪胎店更換胎壓器

舊胎壓 ID

偵測新 ID

成功設定新胎壓 ID

急洩氣設定胎壓後胎壓過低而需重新充氣



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RE002 新胎定檢

更換新胎 Bridgestone "POTENZA Adrenalin RE002" 今天剛好一個月,也是指定首 1000km 或一個月期限回店定檢時間,剛好在土瓜灣辦事,順道到  "BRIDGESTONE PRO TYRE SHOP" 作定檢。PRO TYRE SHOP 服務相當好,負責人非常隨和,有問必答及樂意分享,交流了一會已覺獲益良多。Nitrogen Tire Inflation Machines 氮氣充機原是來自德國而非日本,氮氣純度可達 99.5,可設定自動放氣後隨即自動充氣,價錢也只不過二萬多港元,比想像中便宜。

因曾手動把後胎放氣至接近前胎一樣 35PSI 胎壓,但前後胎壓出現些微差異,為確保所有胎壓保持在同一數值下行走,便先把全部胎放氣至 30PSI,再重新充氮氣至 37PSI (熱胎壓),目標為凍胎壓 35PSI。店方說以後每季仍需回店作定檢及補充氮氣,以監控輪胎行走後的狀態及確保輪胎健康。

BRIDGESTONE PRO TYRE SHOP

Nitrogen Tire Inflation Machines 氮氣充機

氮氣純度 99.5

重新補充氮氣後油門反應及路感有明顯提升,一路跑至回家後,胎溫雖有明顯提升,但胎壓只是微微升了 2PSI,較過往打空氣低許多及穩定。

熱胎壓下充至 37PSI (目標胎壓 35PSI)

回家後胎壓及胎溫數值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小白補胎記

胎壓一直都沿用 35 或 36psi,so far 感覺良好,早前無聊下試將胎壓打高至 38psi 測試一下效果如何,約一個月行走體驗,感覺高胎壓下胎面抓地力較前減弱,起步有輕微鈍挫感,試過 2 次微雨天下於迴旋處口,濕地下準備起步入線時,頭胎有輕微空轉打滑情況出現,安全起見,最終還是將胎壓降回至 36psi,起步也爽快得多!

測試過後,作為一個非專業門外漢,個人覺原廠胎用澳洲 Mazda3 車友 Kev880314 分享的 optimum tyre pressure (最佳性能胎壓),即原廠標準 + 10% 計算方法,以 2 個人車載計,不論腳感同油耗等各方面表現,感覺上都較原廠的胎壓指引好好多,多過 10% 效果並不理想,都是適可而止 35~36psi 左右較適合。

早前凍胎壓

自裝 TPMS 後,留意胎壓讀數較以前密,每次出車前及泊車後都會 check 一下讀數,早兩日開車前見右後胎凍胎時只有 32psi,其它則是 35psi,隨便目視查看下並不見有插釘,想起上次充氣時,充氣咀跟氣喉接駁位有漏氣現像,那天下雨及急著要走,可能這條胎沒打足氣。隨即去油站充氣,途中轉一個 90 度灣入小路時出現響胎及少少偏左甩尾情況,未及時反手軚救車時已感覺到 DSC 即時介入自動糾正,快而準,感覺很好,不知甩尾情況跟左右胎壓不平衡有沒有關係。

右後胎充回 35psi 後觀察了 2 天行車再無異樣,但今天出車前慣常查看胎壓時,右後胎再次下跌至 33psi,其它的仍是維持在 35psi,心感不妙,今次細心 check 胎確實中招了,胎坑中有插釘!TPMS 沒出警告提示是因胎壓還未下跌低過 30psi 的預設值,剛好今天有事要找 Mr. J,順道去他相熟輪胎店修補。出車前到油站充氣至 35psi,先到大埔再出九龍,沿途看著目擊者 TPMS 胎壓讀數顯示行車,到 Mr. J 店時 1psi 也沒下跌,插釘應還沒插得太深,輪胎應該還可救活而無需更換。

終於中招了

Mr. J 今天有客人裝機,沒空招呼我,剛好車友找我,有空過來陪我嘆下午茶,知我中招便借出全套補胎工具給我 DIY 修補,聽他解說很簡單,但自己未曾試過,輪胎店又快要關門,怕自己弄不好便要山長水遠再出來修補,亦擔怕若延遲救胎,可能像早前 "Subaru Legacy" 車主一樣輪胎有機會報廢,安全計,最終還是放棄 DIY,到 Mr. J 安裝 TPMS 的輪胎店修補,5 分鐘 HKD$40 完工!看過輪胎店的修補方法,跟車友教授的 DIY 方法大同小異。

輪胎店拆釘

今天剛好一位網上認識的 i-Stop 車主 Henry 到店找 Mr. J,有幸見面當然要交流一下,難得機會可以親看他車上的改裝件真身,增廣見聞,跟網上看的相片效果完全是兩回事。台版原廠 All New Mazda3 頂巴造工細緻,質感亦相當高;尾泵把 LED 反光片視覺效果一流,配襯原廠 LED 尾燈及新加尾窗 LED 第三煞車燈,車尾整體效果一致,收視率相當高;"LED 箭頭/電熱/防眩/廣角" 側鏡最為驚人,隱藏的指揮燈箭咀閃動時效果非常好!

難得 2 個小白相遇,雖然天已開始暗,也得來張合照

高質感 All New Mazda3 頂巴

視覺效果一流尾泵把 LED 反光片配襯原廠 LED 尾燈

LED 箭頭/電熱/防眩/廣角側鏡

LED 側鏡箭頭閃動效果片段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M3S 洗車記

小白已有一個月沒洗過車了,今天洗車前也掙扎有無需要洗,從表面看車身很乾淨感覺無需要,但用手摸車身及坐進車內看前窗時便覺要洗,白色車身上的塵埃沒有深色車來得明顯,最終還是幫小白洗白白。

洗車前後外觀上並無大分別

洗完車身後清潔內攏及打皮蠟,把所有門全開後很有變形金剛大王峰 feel 

賓尼兔戴 cap 帽頗可愛

洗完車 check 胎壓,凍胎只有 33psi,難怪最近起步時感覺不太理想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目擊者】TPMS - Subaru Legacy 插釘記

早期目擊者的 Mr. J 為一輛落地才 10 天的全新 M3 2.0 i-Stop 安裝停車錄影的 "電源切換按掣" 時,不小心輕微弄花後備掣面板,雖然車主並不介意及拒絕 Mr. J 提議負責以原廠件更換,花痕也不太明顯,但因個人過失而導致新車有瑕疵,Mr. J 覺未能達到完美造工而有點自責,最終要求代為訂購 Mazda 原廠後備掣面板更換,實踐他曾說過會負責任以原廠件更換任何於安裝時弄花的部件,果然守承諾,值得一讚!

原廠後備掣面板 HKD$81.20,八折後 HKD$65

今天到店拜訪 Mr. J 送交後備掣面板,見一輛 Subaru Legacy AWD 正在裝機,拆除車胎準備安裝 TPMS 無線胎壓時,發現其中一條胎內邊緣位置插著一顆螺絲尖釘及出現腫脹變型現像,螺絲尖釘不算太長,但車主不知情下繼續行駛,尖釘壓著內不斷磨擦邊緣至爆裂,布簾層亦明顯可見,最終因結構破損嚴重而無法修補,需即時購買新胎更換,原胎還很新淨而需棄掉,非常浪費。

一條新 Potenza RE050A 225/45R18 需 HKD$2100,差不多足以安裝全組 TPMS 無線胎壓,車主說因見 2 位朋友安裝後才來裝,不知是好運定不好運,好運是及早發現,否則磨至突然爆胎便很危險,甚至有機會導致輪圈損壞,不好運是插了尖釘才安裝,若早裝便可及早發現,不用行至輪胎報廢。

螺絲尖釘插在內胎唇邊位,導致內胎邊凸起及變型

螺絲釘插正邊位,行車時釘尖壓到內壁邊緣不斷磨擦至爆裂

胎壓過高提示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目擊者】TPMS 無線胎壓監測器安裝

今天終加裝了目擊者新增附加功能 TPMS 無線胎壓監測器,產品由台灣 "ORO Technology" 為目擊者行車記錄器設計的整合式無線胎壓監測器。

產品簡介 (轉自 ORO Technology)
ORO-TPMS 胎壓監測系統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主要用於在汽車行駛中,能即時的針對輪胎胎壓過低、胎壓過高、快速漏氣、胎溫過高及電瓶電壓過低等資訊進行自動監測與報警,提供汽車駕駛 者有效資訊去保持足夠的輪胎胎壓,預防爆胎事故的發生,增加駕駛汽車的安全性與減少因輪胎胎壓不足所額外產生的油秏,並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一般 TPMS 無線胎壓監測器隨機附有獨立 LED 彩色顯示接收器,因目擊者和 ORO 整合一體,所以並無附上這顯示器。

一般 ORO LED 彩色顯示接收器(圖轉自 Mobile 01)

W405 為目擊者專用型號 ,據知台灣暫只有目擊者獨家銷售,ORO 網還沒有提供訂購。香港跟台灣安裝方法不太一樣,台灣 TPMS 和車 cam 也是從點煙器取電源,香港選擇以從新佈線方式取電,除不會佔用點煙器外,外觀上亦較美觀,讚!

ORO W405 目擊者專用無線胎壓監測器

軍用電池發射器 + 金屬氣咀 (黑色為原廠一樣的膠氣咀)

無線胎壓監測器需安裝於輪胎與車輪之間內,所以需先到指定輪胎店安裝。

因空力套件,需以木條高輪胎方可放進千斤頂

TPMS 簡略安裝程序:

御下輪胎 + 切除原廠膠氣咀

換上新金屬氣咀 (可防膠咀日久老化破損而漏氣)

再接上軍用電池發射器 (ORO 官方網頁說有 7 年壽命,目擊者保守 5﹣7 年)

無線發射器安裝完成

隨後到車內安裝 TPMS 訊號接收器和取電安排。無線接收器共有 2 個,一個連接目擊者主機 USB 接口,再攝入倒後鏡車頂上板內。

TPMS 無線接收器

為加強訊號接收的準確性,另一接收器會用作 repeater 轉發器。一般會裝於座椅底靠近車中央位置,因較接近 4 條輪胎,可準確收集所有發射器訊號,再轉發至倒後鏡車頂上板內接收器。

取電佈線我選擇從中央手枕儲物箱內的 12V 供電 outlet 後取電,repeater 轉發器亦置於排擋座內,取代一般座椅底中央位置。

Repeater 轉發器

排擋座面的杯座可徒手裝拆

拆出的杯座

硬件部份安裝完成後便到軟件設定,因每條輪胎內的發射器均有獨立識別 ID,需於每條輪胎釋放少量胎氣來 activate 胎壓發射器,接收器收到訊號後便會自動登錄個別輪胎正確位置。

胎壓發射器 ID 登記

胎壓出現異常時,除會發出警告提示聲外,畫面亦會出現謷示圖案 (車頂同尾窗),大銀幕位顯示電池電壓狀況,橙色字顯示輪胎溫度,籃色細字為接收訊號次數

有需要調換輪胎時,只需於設定畫面內選擇調換模式,以便系統從新識別更新位置。

登記 ID 完成後便大功告成。

可能之前並不知加充胎氣時於冷胎溫和熱胎溫情況下是有分別,每次開車前也會觀察及觸摸輪胎,確定無異樣才開車。安裝 TPMS 前一天,目擊者負責人用胎壓錶於熱胎溫下檢測我 4 條輪胎也是 30psi,才發覺一直以來也是於 30psi 或以下的低壓狀態下行車,低過原廠指定最少 33psi(half load)或 35~45psi(full load)。今天於冷胎溫下打足 33psi,行車時的感覺確實不同,輕輕踏下油門時反應非常好,像要衝出去的一樣,不錯!

由深水埗駛回東涌中石油加油站,胎壓和胎溫明顯上升

熄車前電壓 14.0V

熄車後電壓 12.8V

最後換回 Mazda 氣咀蓋 (金屬氣咀跟金屬蓋很合襯)